請台中市府莫讓台中成為台灣行人地獄!
本月初(4)在台中一名男童騎腳踏車,在行穿線上遭汽車撞擊離世。今行人盟受邀參與時代力量記者會談此議題,我們看到事故地點的行穿線標線已斑駁、行人設施及照明不足,且道路設計也有瑕疵。車禍發生的路段,並未規劃行人友善規劃或是減速標線,又僅設置閃燈號誌。
聯合國1999年起訂定今天(11/25)為「#國際終止對女性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DEVAW),女性的困境是系統性的在各種不同議題中出現,我們應該重新審視交通系統中的性別不平等與暴力問題。
交通運輸不僅是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也反映社會權力結構的運作,在這一天,我們特別來看其如何對女性和其他弱勢性別造成的不利影響,並且避免他們在公共空間遭受暴力的風險。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於11/17響應聯合國在2005年設立「 世界交通事故受害者紀念日」,邀請各黨派代表、交通官員、民間團體及KOL,一同在立法院群賢樓前舉辦「零死亡紀念日:守望微光」守夜紀念活動,進行零死亡點燈儀式,手拿燭光與各項交通安全倡議手牌,將原本預估今年交通意外死亡人數的「3000」燭光,改成「0」,象徵 #死亡人數歸零,藉此響應聯合國通過「改善全球道路安全」決議並提出2030年減少50%交通傷亡的目標,旨在為無辜的生命哀悼紀念,也勉勵持續努力推動改革的倡議者,並提出改善建議,要求政府部門改善交通政策,致力達成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
今(17)日早上9點,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鎮江街口發生公車追撞公車的死亡車禍,造成1名行人死亡,乘客共15傷。
此事件突顯台北市雖為資源較豐富的首度直轄市,行人安全問題依然嚴峻。尤其今天正是「#世界交通事故受害者紀念日」(World Day of Reamembrance for Road Traffic Victims),我們也在今晚預定於濟南路舉辦紀念守夜活動,旨在紀念偉大的生命,並提醒政府兌現交通政策改革的承諾,以免重蹈覆徹產生更多無辜的死傷。很遺憾地,在這樣日子,卻在本次活動地點的周圍,依然發生了如此危害重大致死的事故。
我們再次強調,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的本意是,沒有任何人應該在道路上無辜被殺死,也沒有任何一個傷亡事件在道德上是可以被理所當然接受的。請主管機關務必作出改善,以免傷亡再度發生!
聯合國自2005年為表示重視交通安全,及悼念因交通而傷亡者,特別制定「世界交通事故受害者紀念日」,在這天向世界各地緬懷交通傷亡,紀念受害者,並提醒人們防止悲劇重演;並在後續提出2030年減少50%交通傷亡的宏偉目標。
為讓世人關注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與經濟損失,以及肯定相關支持者,世界紀念日已成為減少道路死傷全球努力的重要手段。世界衛生組織的道路安全報告也發現,超過一半的死者是弱勢道路使用者:「行人、自行車及機車使用者」,統稱做「弱勢用路人」,尤其在我國更是如此。
懇請中市府勿再推諉塞責大執法作秀!
上週三(25)聯盟與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 及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學會等,共同於東海大學生遭公車撞擊喪生的地點共同召開記者會,向罹難家屬表達誠摯的哀悼與關懷,也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運輸業者提出幾項訴求,盼望能改善交通環境,勿再讓無辜生命逝去。
去年8月20日,我們邀集上萬⺠關心交通議題的群眾,在總統府前的凱道集結,並於台北城中區遊行,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為了每年近400位無辜死亡的行人而走上街頭,也是大家期 望終結台灣「行人地獄」乃至於「交通地獄」所做出的努力。
行人大遊行屆滿一年的今天,我們透過年度回顧,提出交通3E:行人設施、駕訓教育、交通執法三個層面,所看見政策上的不足之處,也提出行政院應開啟國是會議的訴求。
我們不願再見到任何人在道路上無辜死去,呼籲政府能正視問題, 勿怠忽職守,應儘速改善以終結台灣交通地獄,不要讓人⺠再回到凱道!
根據報導,國民黨 賴士葆 委員昨日(11)在台北駕駛休旅車,左轉時疑似因未按規定停讓行人,分別造成兩位民眾骨折與撕裂傷。
回顧賴委員過往言論,除了批評過去年6月底所頒布,受到眾多討論的「停讓規定」會造成交通大亂,是「白痴政策」之外,今日賴委員向受害者道歉的同時,更以「他們兩個一直在聊天,可能沒有看到我。」的論述,引起非議。
12日上午,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 TVZA與各交通倡議團體,至交通部針對新任官員聯合召開記者會。今年首季道安成果甫出爐,交通傷亡下降未達標,行人死亡不降反升,可見行人安全計畫仍未有成果。聯盟呼籲政府,應啟動交通改革政策,並提出5項訴求,願與部長開啟對談共商,以達成友善的交通環境,讓台灣往 #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邁步。
交通部由公共運輸監理司副司長接下陳情書,會後 李孟諺部長也透過媒體表達,#同意安排時間與民間團體會談,聽取各界意見,共同尋求更好的改善方案。
我們對部長的回應表達感謝與期待,期望此會談能儘速開始進行。
針對這次「1200元」微罪取消檢舉記點的修法案,立法院將在下週三(4/3)舉辦公聽會,屆時聯盟將在會議上,重申我們捍衛行人安全的立場,期望諸位委員可以傾聽我們的訴求。
非常感謝前來參與3/17全台快閃及3/23遊行的大家!
因為有你們挺身而出,才讓官員們聽見人民的聲音,也讓支持人本交通的委員有了後盾,並透過反覆的寫信、拜會和遊說法案,我們終於爭取到我們的主訴求之一「立院應召開公聽會」!
去年的交通死亡高達3000多人,受傷人數突破53萬創新高,交通部並沒有檢討、改善,還要放任違規增加;然而,我們從數據中看到,去年的吊扣數根本沒有上升,反而下降1萬多件將近一半,吊銷數也減少500件,這樣的數據可見放寬執法並非必要。我們相信,交通改革勢必會有陣痛期,但是『人命,並不能拿來與民怨對等度量』。
從去年11月抗爭至今,聯盟不斷向交通部呼籲,應提出改善道路工程設施時程計畫、規劃配套措施,及擴大民間參與共同討論。然而,在最後交通部仍敷衍了事、一意孤行,強行將法案在院會通過送交立院,違背過去給予的承諾,迫使群眾再上街頭。
透過這次邀請到職業團體代表來對話,也再再證明 民間的想法訴求還有極大差異,在未有共識前立法院應退回法案,重新召開公聽會共同討論審慎評估,避免製造人民互相對立!
今日行政院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草案將送交立法院,根據草案,以下違規將不開放民眾檢舉記點。10個項目包括︰
一、機車駕駛人或附載座人未依規定戴安全帽。
二、騎機車手持行動電話通話。
三、汽機車駕駛人手持香菸、吸食、點燃香菸致有影響他人行車安全。
四、倒車未顯示燈光或不注意行人,以及大型車倒車無人在後指引。
五、在橋梁、隧道、圓環、障礙物對面、人行道(包含騎樓)、行人穿越道、快車道臨時停車。
六、在交岔路口、公共汽車招呼站10公尺及消防車出入口5公尺內臨時停車。
七、不依順行方向或併排臨時停車。
八、在橋樑、隧道、圓環、障礙物對面、人行道(包含騎樓)、行人穿越道、快車道、交岔路口、公共汽車招呼站10公尺內或消防車出入口5公尺內停車。
九、在機場、車站、碼頭、學校、娛樂、展覽、競技、市場、或其他公共場所出入口或消防栓前停車。
十、於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違規停車。
我們將展開街頭行動!請做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這次的座談會,針對議程討論項目的兩項:
1.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第2條,最高罰鍰1,200元以下輕微違規記點。
2. 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當場舉發案件記點,逕行舉發不記點,及最高罰鍰 1,200元以下輕微違規不予民眾檢舉。
聯盟立場皆為堅持不同意!
交通部長王國材在20日表示有意將1200元以下交通違規「微罪不記點」,昨日(21)也表達甚至規劃「不予舉發」,放任交通違規,不願面對每年因錯誤的交通政策所造成的大量死傷。
記點制已變成宛如鐘擺,哪邊有意見交通部就往哪邊擺,短短幾年來改了好幾次。在去年因行人地獄造成民怨四起,年中才為了保護弱勢用路人而修的法,11月就因職業駕駛抗議,又宣布取消2項交通違規的記點。現「路口」與「騎樓」的違停記點取消後,交通部承諾將給地方政府半年時間,畫設黃線或臨停車位,再恢復記點。
然而,我們不僅沒有看到詳細的工程計畫和期程,半年不到,又要「罰款1200元以下」違規不記點,不斷持續來回放寬,記點制形同虛設,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基礎逐漸薄弱,對交通規範無所適從,道路安全大開倒車。
⾃去年8/20舉辦的還路於⺠⼤遊⾏⾄今,社會對於⾏⼈安全議題有更⾼的關注
度,⽽去年12⽉15⽇公布之《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也象徵著台灣政府將交
通安全的要性,提升到基本法的位階。
如今新國會即將上任,⾏⼈零死亡推動聯盟於今⽇(2/5)召開記者會,呼籲新
國會各黨團,應當持續關注台灣交通系統性的問題,共同⽀持推動⼈本交通相
關政策。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正式登記成立啦!第一屆的理監事順利選出,人員如下:
榮譽理事長:余志祥
理事長:陳愷寧
理事:林元敏、陳昱安、林柏勛、柯文昇、陳奕帆、羅宜、楊時睿、劉成謙
常務監事:羅苡誠
監事:郭歷軒、蕭誠佑
台中一中周遭人行道違停亂象長期未受重視,在人行道中央擺攤的行為本身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亦影響用路人基本權益,我們不能對這樣的問題習以為常無視縱容。
針對中一中學生近日勸導違規,引發社會關注的事件,學生未直接使用執法手段選擇報警開罰,而是先以勸導,期望違規擺攤者主動離去,試圖解決問題。持大聲公勸導的方式,的確有所不妥,我們也看見一中學生對此事的誠懇道歉,勇敢且負責。很高興見到新世代開始理解到正確的用路觀念,有心起身守護弱勢用路人的權益,希望學生不要氣餒,未來還能持續為身邊所見的道路問題發聲,讓「人本交通」的理念能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