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新聞稿
【東海學生要安全,切勿再讓悲劇重演】新聞稿20240925發
懇請中市府勿再推諉塞責大執法作秀!
上週三(25)聯盟與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 及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學會等,共同於東海大學生遭公車撞擊喪生的地點共同召開記者會,向罹難家屬表達誠摯的哀悼與關懷,也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運輸業者提出幾項訴求,盼望能改善交通環境,勿再讓無辜生命逝去。
▍呼籲中央政府
一、制定統一道路設計規範,勿再「因地制宜」!
這次事故發生在距離東海大學校區較遠的路口,顯示行人友善規劃也不應僅限於校門口。且道路有許多不同類型的使用者,交通設計應考慮更全面性與一致性的標準,以保障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懇請主管機關別再用一句「因地制宜」來當作怠忽職守的藉口!
二、隔熱紙透光度納管及人車分流用路等規範
公車駕駛辯稱:「夜間駕駛,女學生穿太黑看不清楚。」停讓行人是駕駛的「責任」,不應⼀昧要求⼿無⼨鐵的⾏⼈⼩⼼大⾞。然而汽車貼上黑色隔熱紙,等於自己戴上戴墨鏡,卻責怪其他人不夠顯眼,顯然是不合理的卸責行為,呼籲交通部儘速訂定隔熱紙管理規範,以及人車分流用路等規範,將行人被撞風險降到最低。
▍呼籲台中市政府
一、去年台中交通死傷全國之冠,中市府卻仍無作為!
台中市在過去一年交通死傷全國之冠,今年1-6月也是行人死傷最多的縣市,近10年大型車交通事故死傷甚至達到8669人!交通用路環境之差已是眾人皆知,盧秀燕 市長卻稱其為「用路人不守法」及「車輛太多」所造成,與道路環境或交通執法無關。然而見台中市人行道不足、畸形路口繁多、大車肇事率高、只會插科技執法等等⋯⋯我們實在難以接受盧市長的說法,懇請台中中市府勿推諉塞責,負起交通改善責任!
二、應透過道路設施改善交通環境,而非以「行人正義大執法」作秀!
人本交通應從交通3E中的「交通工程」優先做出改善,因為有了完善的道路環境,道路使用者才能創造友善的交通制度和駕駛習慣。呼籲台中市府加強「人行道路口外推」、「行穿線退縮」、「行穿線夜間照明」等審慎規劃,透過專業的道路設計來保障過馬路的行人,也能讓駕駛視距更明朗,而不應一昧以「開罰業者」與「短期大執法作秀」來便宜行事!
三、改善大眾運輸管理政策,正視運輸業過度壓榨勞工的惡劣環境!
此事件也顯示交通業管理上的,如「公車誤點10分鐘即面臨1000元罰款」的規定,導致司機為了避免受罰冒著風險搶快,往往忽視行車安全,對乘客及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重大威脅。
而大眾運輸業長久以來惡劣的工作環境,勞工被過度壓榨及長期過勞,業者又將出事故的駕駛隨意拋棄,造成整體大眾運輸環境難以往人本、進步的方向邁進。
我們呼籲中市府應重新檢視此類「#懲罰機制」,並鼓勵採用「#獎勵制度」,如對長期無違規、無事故紀錄的駕駛人給予獎賞,強化行車安全文化。
▍呼籲運輸業者
一、 加強路口指差確認,遇事故儘速確認傷患, 避免二度碾壓造成死亡
大客車行駛路段多為速度不快的市區道路,業者應加強路口指差確認以及路口暫停確認等駕馭教育,確認無人車後才能通行,並注意視野死角,保留前車安全距離,切勿搶快。若不幸發生事故,也應第一時間下車確認傷患並通報救護,避免二度碾壓造成受害者無辜喪命!
二、對有肇事紀錄的駕駛應謹慎評估,避免悲劇重複發生
此次肇事駕駛過去已有撞死人的紀錄,呼籲業者應針對有肇事紀錄與重大違規的駕駛,也應審慎評估駕駛人狀況,以更專業謹慎標準為大眾運輸使用者把關,避免悲劇重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