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由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號召的圓環走讀抗爭行動,非常感謝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安全駕駛監督聯盟等路權團體;台大學生會、台師大學生會、台科大學生會、政大交通社等學生團體;華興里陳峙穎里長、張志豪議員、苗博雅議員等在地民代,至開場記者會聲援致詞。
我們在圓環走讀,懷念這個容納了大眾運輸優先路權的公車地下道,以及學習如何透過道路標線標誌改造,將設計混亂的舊式圓環改善的更好。在近400位夥伴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將我們的巨幅看板和布條掛上圓環,表達行動訴求,希望北市府能 暫緩施工、重啟協商,充分瞭解在地里民生活需求及意見,再行動工。
走讀繞行完成後,現場民眾 #自由接麥宣講,由學生、家長、外送員、身障者、交通工程師、醫護專業等各種不同身分的現場群眾,紛紛表達希望保留圓環或是公車地下道的不同意見,直到21:15主辦單位宣布活動結束。
而後,現場仍有群眾不願離去,願待到公車末班車駛離為止。我們後續也了解到活動結束後約隔日00:15前後有出現警民衝突,我們再次呼籲各位夥伴在行動現場,應當確保他者與自身的安全,以便清晰地表達訴求。
用路安全是本會集結的重要理念,而抗爭行動中每一位參與者、警察、工作人員的安全,也是我們非常重視的。
未來我們也會持續了解狀況,並盡應盡的責任。希望任何人都能安心出門、平安回家。
台北市公館圓環及公車地下專用道拆除案,北市府將在稍後23點開始進場施工。即使過去半年來許多專家提出疑慮,當地居民、學生、交通團體也表達反對,市府卻堅持在未有充分討論、數據、試辦下開工,完全就是「蔣不聽」!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天晚上召集在地居民、交通團體、學生代表等,在開工前的最後一刻到現場抗議示威,是為了讓所有受影響的人一起站出來發聲!懇請蔣市府停止施工,重啟協商!勿再忽視民意,一意孤行!
912守環行動,行動流程:
19:00 開場記者會 說明訴求
由在地居民、交通民團、學生代表等,
說明對公館圓環和地下道拆除案的反對理由,
並且重申我們的訴求,要求停止施工,重啟協商!
19:20 圓環大走讀 抗議行動
我們準備了大看板和10米大布條,
以及守環行動的抗議手環,
舉起抗議訴求,在圓環合法走讀,
並掛上施工圍籬機具,讓市府看見人民的反對!
20:00 公民宣講 自由發聲
蔣不聽我們的意見,那我們自己來發聲!
無論你是居民、學生、商家、交通專家,
有什麼想對蔣市府說的話,都可以自由發言!
台北市公館圓環及公車道拆除案,
北市府確定將在9月13日凌晨開始動工。
即使過去半年來許多專家提出疑慮,
當地居民、學生、交通團體也表達反對,
市府卻堅持未有充分討論、數據、試辦下開工,
完全擺明就是「蔣不聽」!!
北市府不僅要將「公館圓環」拆除,
更要填平下方的「公車地下專用道」,
及填平圓環附近的「行人地下道」。
此舉將影響附近依賴此大眾運輸路段的,
學生、長者、幼童、障礙者等許多弱勢用路人,
更造成大安、文山、中正、永和尖峰時段道路回堵,
對馬路上的用路人,反而更容易造成危險!
912守環行動,圓環大走讀!
反對北市府強拆公館圓環、公車地下道、行人地下道!
我們的訴求:
1.反對填平公車地下專用道,應確保大眾運輸的優先通行權。
2.反對拆除公館圓環,應優先試辦圓環標線號誌改善方案。
3.反對忽視居民意見,應舉辦民間座談會,取得共識再動工。
4.反對政治凌駕專業,應提供詳細數據報告,讓大眾檢閱內容。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日上午在公館圓環召開記者會抗議,聯盟說明各個交通團體日前共同設計,提出現行圓環改善調整方案,完整設計圖面已提供北市府作參考。
然而,昨日(8/27)北市府上午一場臨時記者會突襲宣布,9月13將拆除公館圓環及公車專用地下道,並且批評民團提出的方案改善效果有限,甚至以「劃設導引線對交通安全改善無用」而不予參考的離奇說法,令我們完全無法認同!
|交通團體聯合提出現行圓環改造方案遭拒
自台北市政府於今年3月提出要將公館圓環改為正交路口開始,聯盟於多次的市府會議及會勘中不斷表明,現行的圓環設計仍有改善空間,無論是各路口的行人空間改善或是汽機車行車動線問題,應嘗試以成本較低的標線標誌改造使其成為進步的現代圓環,並且以改善後的現代圓環重新做車流評估,以免填平公車道將犧牲弱勢用路人和學生權益。
聯盟也與各個交通團體共同討論並提出現行改善調整方案,圖面亦提供北市府作為設計參考。然而,今日(8/27)北市府上午一場臨時記者會,批評民團提出的方案改善效果有限,甚至以「劃設導引線對交通安全改善無用」而不予參考的離奇說法,令我們完全無法認同!
聯盟對台北市府這樣不重視交通專業亦忽視道路標線標誌設置重要性的立場,表示嚴正抗議!
蔣萬安今年3月拍板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原計畫6月28日動工,然而地方不少反對聲音,憂心拆除後大量公車改行駛平面車道,將造成交通堵塞、危害用路人安全。聯盟亦表達嚴正抗議,呼籲北市府不應貿然施工,更不應一味地漠視民意、一意孤行!
我們將於明日參與公聽會,提出相關路口改善建議,反對拆除公館圓環及公車道!
日前新北市三峽重大車禍事件,暴露出我國駕照管理漏洞與回訓、換照制度之鬆散:75歲以上駕駛人僅需通過簡易體檢與認知測驗,卻無實質針對「駕駛能力」的測驗。而民間長期倡議的「駕駛人全面定期回訓制度」的建立,以及「考照駕訓加嚴管制」等訴求,也未獲具體回應,實已迫切需要制度正面改革。對於交通部前日(20)公布的改善政策,僅針對高齡換照做改善,我們認為仍遠遠不足。
「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 」與「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 Taiwan Vision Zero Alliance」於今早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在本週末舉辦遊行陳抗,要求政府傾聽我們的三大訴求:駕駛人全面回訓、改革高齡換照制、交通工程改善。希望能透過這次的行動,讓主管機關真正聽見我們的聲音。
日前新北市三峽重大車禍事件,暴露出我國監理、考照的漏洞以及駕照管理之鬆散,民間團體多年來呼籲中央「駕照全面回訓、分級、換照」與「改善高齡換照問題」,卻遲遲仍未獲交通部具體回應。
我們要求擴大回訓規模,確保「記點與換照機制」能淘汰不適任駕駛,避免不良駕駛長期違規成習造成危害;且針對目前高齡換照測驗淪於形式,眾多高齡者不強制換照等問題,應該以「俱有鑑別度的檢核」,確保其駕駛能力與身心狀況等。對於交通部20日公布的改善政策,僅有高齡駕駛換照調整,我們認為遠遠不足。
同時,我們也要求地方政府應該積極地透過「交通工程改善」,依《行人安全設施條例》規定,在通學區設有更多保護弱勢用路人的裝置,例如「實體人行道、騎樓整平與淨空、防護柵、防撞桿、減速坡、庇護島⋯等」設計,讓事故發生時,傷害能減到最低。
今日(5月19日),職業駕駛團體發起包圍交通部的抗議行動,其中一項訴求為「行人闖紅燈罰鍰提高至一萬八千元」。這並非首次有職業駕駛團體要求加重對行人違規的處罰。而本月交通部預告,針對駕駛未停讓行人致人受輕傷與重傷的案件,將分別提高罰鍰至1.8萬元與3.6萬元。種種跡象顯示,交通部不僅未與各方交通團體進行充分對話,更是放任「鐘擺式」施政的對立擴大。
交通部短時間內從嚴格規範車輛違規,被抗議後又大舉放寬,如今再度加嚴處罰,短時間內反覆來回改動,搖擺不定,宛如「鐘擺式」施政,導致各類用路人陷入彼此對立的局面,卻忽略了,#真正應負起改善責任的,#正是交通主管機關。
聯盟今早(4/29)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交通部改革駕訓考照制度,並也反對「自小客車全面指差確認入駕照考試」,我們相信指差確認有其適用的特定情境,貿然施行既不安全又影響交通車流,我們期望能以擺頭確認或是檢查視線視角等更合理的方式進行。
本次記者會我們也邀請到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 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交通倡議者 第四維度 Photography 火花羅、立法委員 林月琴 Yueh-Chin 等出席參加發言。
在我們抗議後,交通部目前已表明將滾動式修正,不會一意孤行。我們對於政府面對錯誤能立即做出修正予以勉勵,但也批評這樣朝夕令改、鐘擺式的修法,往後更應審慎評估、充分討論再宣布新政策,以免造成用路人難以適從。
【駕訓考照應改革,交通部勿將民團當政策背書工具】
交通部公路局本週五(25)下午邀集局處與各交通民間團體參加「精進駕照考前、中、後相關制度意見交流會議」,會議中協會個別表達意見外,更有交通團體的「聯合建議書」紙本提供給局處。
聯盟會中再度延續過去在交通3E(工程、教育、執法)中,提供教育面『駕訓教育的制度改善』以及『回訓制度的全面建立』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