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交通部公路局2025年04月25日下午邀集局處與各交通民間團體參加「精進駕照考前、中、後相關制度意見交流會議」,會議中協會個別表達意見外,更有交通團體的「聯合建議書」紙本提供給局處。
首先,聯盟會中再度延續過去在交通3E(工程、教育、執法)中,提供教育面『 駕訓教育的制度改善』以及『 回訓制度的全面建立』等意見,包含:
一、建立一般駕駛與高齡駕駛回訓制度。
二、整合實體與線上課程。
三、逐步恢復違規舉發與強化違規講習。
四、對駕訓教練與考官水準應嚴格品管
等各項現有問題、具體改善措施及相關案例。
其次,聯盟亦與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安駕盟)、臺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等,聯合提出「駕訓與考照制度改革建議方案」予局處,局長及列席委員亦表示會參考研究,待10月規劃出具體措施,再找大家另開會議討論。
聯署單位: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社團法人臺北市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社團法人臺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社團法人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社團法人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社團法人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
2025年04月25日
一、成立教育專責機構、導入制度化教育:
交通部應聯合地方政府及教育部,設立專責機構統籌規劃,並針對場地、師資、經費、課程來源與時數規範進行研議。將「考照前」交通知識應納入學校教育體系。
教師應將此類交通教育課程納入研習時數,並推動相關法制化程序。
二、強化駕訓與考照品質:
駕訓與實際駕駛對齊:
將訓練與考照內容調整為符合實際道路情境。
*逐步落實道路訓練、駕駛通過考驗時應具備實際安全上路能力。
落實人本交通精神,強調行人安全與人車共存。培養合格、負責任的駕駛。
考驗與訓練內容強化:
依法落實道路駕駛的時數。
增加道路駕駛時數與考試時數。
模擬人車互動場景:納入人流繁忙的道路,如學校區、交通寧靜區、行人優先路口等。
納入無號誌路口與行人穿越道訓練與考驗項目。
道路考驗路線應多元、豐富化與具實境性,並抽籤決定考試路線。
汽機車訓練及考驗增加緊急剎車等項目。
行車前檢查項目:需逐項實作確認與抽考,非僅口述通過。
普小、機車項目調整:
區分一般民眾最常取得的「普通小型車」與「普通機車」項目。
普通機車的考驗,增加並強化緊急煞車、繞錐、彎道減速等項目,最終應以「道路考驗」為核心目標。
制度配套:
訴求取消駕訓班收費上下限,逐步導入市場機制與彈性定價,與考驗內容共同逐步漸進。
針對上述內容,應制訂各項目的考驗細節及標準,以及納入訓練綱要與指導要點。
建議結合媒體宣導正規駕訓課程的重要性與安全性及內容。
三、健全考驗機制與考核制度
提升考驗透明度與公正性:
採行駕訓與考照分離制度(如:駕訓班外聘考官或至監理所考照)。
考驗人員應負責安全監管,建議考驗配置:
教練:副駕
考驗員:後座
考試過程應可被公開檢視,如:
民間團體抽查制度
增加車內影像紀錄
強化專業人員訓練:
包含教練、考驗員、公訓所人員的專業培訓與知識標準。
建立明確的訓練綱要與指導要點。
四、逐步完善回訓與後續教育制度
建立回訓制度與高齡講習機制:
規劃高齡駕駛講習。
訂定回訓目標:比照日本每3-5年定期回訓
實體與線上課程整合:
結合實體訓練與虛擬課程(網路學習),提升階段性覆蓋與效率。
逐步規劃提升實體回訓量能及資源。
逐步恢復與強化違規記點講習與回訓機制。
逐步恢復違規記點項目- 先以警察逕行舉發、科技執法等。
尚請交通部公路局針對各細節另外召開會議與民團共同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