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新聞稿
【零死亡紀念日:守望微光】行前宣傳記者會
▍世界交通受害者紀念日是什麼?
聯合國自2005年為表示重視交通安全,及悼念因交通而傷亡者,特別制定「世界交通事故受害者紀念日」,在這天向世界各地緬懷交通傷亡,紀念受害者,並提醒人們防止悲劇重演;並在後續提出2030年減少50%交通傷亡的宏偉目標。
為讓世人關注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與經濟損失,以及肯定相關支持者,世界紀念日已成為減少道路死傷全球努力的重要手段。世界衛生組織的道路安全報告也發現,超過一半的死者是弱勢道路使用者:「行人、自行車及機車使用者」,統稱做「弱勢用路人」,尤其在我國更是如此。
▍台灣弱勢用路人的安全問題
在台灣,平均每天有8人死於交通事故,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交通暴力的受害者。我們在去年(2023)舉辦行人大遊行,要求所有總統候選人,包含時任副總統賴清德承諾『2030年行人死傷減半、2040年行人死傷歸零』。
而地方的台南市開始改善圓環設計,台北市也有做出標線的改造,雖開始與國際接軌,但仍十分緩慢,甚至還會出現比原先更危險的錯誤設計,都
源自於過去中央與地方長期的積非成是。
即使我們看到中央的賴總統宣示2030年行人死亡人數能夠減少50%,新任交通部長陳世凱則說「希望今年行人意外死亡人數能減少7%」,行政院也在提出行人安全計畫綱領也已上路一年多;然而回望今年交通部公佈的行人死傷1-8月共228人,不僅並未減少,甚至比去年多了2.7%!顯見賴總統與陳部長並未達成其政治承諾,更應積極強力地檢討改善改善交通政策,正視民間希望改善交通的訴
求,並參考各團體的交通3E建議,將「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納入綱要。
此外,世衛組織也呼籲所有國家要將交通系統以人本基礎設計,而非以汽車為中心,確保行人、自行車及機車使用者的安全。
▍中央與地方必須確實改革道路設計和落實執法
我們希望中央能夠訂出完整的規範,而且要有強而有力的政策工具督促地方落,才不會造成目前「因地制宜」的各種亂象,避免讓民眾覺得交通部怠惰施政,故步自封,勿再忽視馬路上無辜性命的死去。
除了工程設計,聯合國的安全計畫中也敦促道,「應確保交通安全為立法優先事項,進行全面性地修法,尤其是使用安全帶、兒童安全裝置並禁止酒駕和超速。尤其統計數據表明,老年駕駛更容易誤踩油門。」這種道路上的大屠殺都是可以避免的,例如透過駕駛回訓教育和確執法來確保駕駛行為。
▍零死亡紀念日:守望微光
我們選在11/17世界紀念日這天,以最沉痛的心情向每年在台灣近三千名交通死亡者獻上最誠摯的哀悼。我們將與全球的支持者一同響應,舉辦「零死亡紀念日:守望微光」的守夜活動,為偉大的生命哀悼紀念,也將零死亡願景持續向前推進,要主管機關做出具體改革回應人民的聲音。
我們很榮幸的宣布本次活動邀請到民進黨林月琴委員、國民黨游毓蘭教授、民眾黨黃珊珊委員、內政部國土署、台灣綠黨以及許多長期為台灣交通倡議的夥伴等一同來為交通受害者紀念。透過這場守夜晚會,希望能讓各界重視台灣的交通問題,我們也會持續與公、私部門溝通,讓台灣終將走向零死亡的願景。(Vision Zero)。
零死亡紀念日
守望微光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 TVZA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會
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安駕盟盟
林月琴 Yueh-Chi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