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公館圓環及公車道拆除案,
北市府確定將在明日凌晨開始動工。
即使過去半年來許多專家提出疑慮,
當地居民、學生、交通團體也表達反對,
市府卻堅持未有充分討論、數據、試辦下開工,
完全擺明就是「蔣不聽」!!
我們將在明天晚上施工開始前,
在公館圓環及公車地下道抗議示威!
號召所有受影響的用路人,一起站出來發聲!
912守環行動,行動流程:
19:00 開場記者會 說明訴求
由在地居民、交通民團、學生代表等,
說明對公館圓環和地下道拆除案的反對理由,
並且重申我們的訴求,要求停止施工,重啟協商!
19:20 圓環大走讀 抗議行動
我們準備了大看板和10米大布條,
以及守環行動的抗議手環,
舉起抗議訴求,在圓環合法走讀,
並掛上施工圍籬機具,讓市府看見人民的反對!
20:00 公民宣講 自由發聲
蔣不聽我們的意見,那我們自己來發聲!
無論你是居民、學生、商家、交通專家,
有什麼想對蔣市府說的話,都可以自由發言!
我們的訴求:
1.反對填平公車地下專用道,應確保大眾運輸的優先通行權。
2.反對拆除公館圓環,應優先試辦圓環標線號誌改善方案。
3.反對忽視居民意見,應舉辦民間座談會,取得共識再動工。
4.反對政治凌駕專業,應提供詳細數據報告,讓大眾檢閱內容。
行動時間:9月12日 19:00集合
行動地點:公館圓環 台電轉角前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98號)
就是明天晚上,我們一起站出來!堅持到最後!
本週五,公館圓環及地下公車專用道即將被拆除填平。一但拆除後,該路口每小時高達300多台公車要塞上平面道路,不僅造成大安、文山、中正、永和交通回堵,更影響大眾運輸效能和弱勢用路人安全。台大、台師大、台科大等學生,以及公館居民更是首當其衝。
今日午間,在地學生、里民與交通團體共同齊聚台大舟山路口,表達反對北市府草率拆除,不願參考現有圓環改善設計,及市府應與民間討論協商等訴求,呼籲市府勿再「#蔣不聽」。
守環行動發起人指出,公館公車專用地下道能有效分離車流、縮短尖峰時段旅行時間,是大眾運輸應被優先保障的具體成果。且現場鄰近銘傳國小的親子接送動線,若廢除地下專用道,尖峰車流勢必更壅塞,學童上下學風險只會上升。
現場不僅有台大城鄉所郭怡君老師、台大學生會長、台師大同學跨校發聲,水源里里長林全義、水源市場自治會會長林素如及周圍許多里民到場聲援,呼籲市府正視三校通勤需求與在地意見。
在週五施工前,學生們將持續在每日中午時間接續宣講!
歡迎一起來到現場,分享你的意見!
【守環行動:圓環大走讀】
行動時間:9月12日 19:00集合
行動地點:公館圓環 台電轉角前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98號)
我們的訴求:
1.反對填平公車地下專用道,應確保大眾運輸的優先通行權。
2.反對拆除公館圓環,應優先試辦圓環標線號誌改善方案。
3.反對忽視居民意見,應舉辦民間座談會,取得共識再動工。
4.反對政治凌駕專業,應提供詳細數據報告,讓大眾檢閱內容。
台北市公館圓環及公車道拆除案,
北市府確定將在9月13日凌晨開始動工。
即使過去半年來許多專家提出疑慮,
當地居民、學生、交通團體也表達反對,
市府卻堅持未有充分討論、數據、試辦下開工,
完全擺明就是「蔣不聽」!!
北市府不僅要將「公館圓環」拆除,
更要填平下方的「公車地下專用道」,
及填平圓環附近的「行人地下道」。
此舉將影響附近依賴此大眾運輸路段的,
學生、長者、幼童、障礙者等許多弱勢用路人,
更造成大安、文山、中正、永和尖峰時段道路回堵,
對馬路上的用路人,反而更容易造成危險!
此案中的幾大問題:
1. 蔣萬安臉書發文說要拆,局處才開始研擬方案,是先射箭再畫靶!
2. 李四川稱公車只會增加3秒等待時間,與事實不符,是政治凌駕專業!
3. 居民、學生、民團、專家均反對,市府卻不理會民眾意見,一意孤行。
4. 市府並未提出詳細科學數據與車流模擬,以證明拆除後有助於用路安全。
5. 我們提出 #先行試辦,將標線標誌改善的「現代圓環設計」(Roundabout),既能保留公車地下道,又能用較低成本改善道路現況,卻被市府一概否決。
因此,我們忍無可忍!
我們將在9/12晚上施工開工前,
在公館圓環及公車地下道抗議示威!
號召所有受影響的用路人,一起站出來發聲!
912守環行動,圓環大走讀!
反對北市府強拆公館圓環、公車地下道、行人地下道!
我們的訴求:
1.反對填平公車地下專用道,應確保大眾運輸的優先通行權。
2.反對拆除公館圓環,應優先試辦圓環標線號誌改善方案。
3.反對忽視居民意見,應舉辦民間座談會,取得共識再動工。
4.反對政治凌駕專業,應提供詳細數據報告,讓大眾檢閱內容。
行動時間:9月12日 19:00集合
行動地點:公館圓環 台電轉角前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98號)
請大家廣傳,912一起站出來!
要求北市府停止施工,重啟協商!
出了門,你我都是用路人。
近年來,台灣交通政策從「車本交通」邁向「人本交通」,我們也常看到中央與地方政府積極地提出各種政策與道路工程,來完善我們的道路安全。
但,你是否好奇「人本交通」觀念是什麼?用路人的安全如何從「道路設計」來改變?這一切要如何落實?
歡迎你來參與「人本交通道路會勘工作坊」,我們將與你一起從觀念、實際會勘操作,如何從「以人為本」觀念改變我們的生活!
在這次的工作坊中學習:
人本交通概念與歷史,了解人本交通的意涵
標線設計案例介紹,由專業講師:標線改造台灣路詳盡教學
道路會勘真實經驗,邀請民意代表親自分享經驗,更帶著學員實際走訪改造後場域
實際操作,提出觀點屬於自己的路口改善方案,由講師與民代提供意見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理事羅宜,靖娟文教基金會Chris、企鵝交通手札、通勤者之歌等,將會擔任現場隊輔,協助大家完成會勘與報告。
活動時間:2025/09/06(六)~2025/09/07(日)(不提供住宿)
活動地點: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日前新北市三峽重大車禍事件,暴露出我國監理、考照的漏洞以及駕照管理之鬆散,民間團體多年來呼籲中央「駕照全面回訓、分級、換照」與「改善高齡換照問題」,卻遲遲仍未獲交通部具體回應。
我們要求擴大回訓規模,確保「記點與換照機制」能淘汰不適任駕駛,避免不良駕駛長期違規成習造成危害;且針對目前高齡換照測驗淪於形式,眾多高齡者不強制換照等問題,應該以「俱有鑑別度的檢核」,確保其駕駛能力與身心狀況等。對於交通部20日公布的改善政策,僅有高齡駕駛換照調整,我們認為遠遠不足。
同時,我們也要求地方政府應該積極地透過「交通工程改善」,依《行人安全設施條例》規定,在通學區設有更多保護弱勢用路人的裝置,例如「實體人行道、騎樓整平與淨空、防護柵、防撞桿、減速坡、庇護島⋯等」設計,讓事故發生時,傷害能減到最低。
我們的訴求:
一、駕駛人全面回訓:制定所有駕駛人的駕照回訓、分級、定期換照制度。
二、改革高齡換照制:透過具有鑑別度的檢核,檢驗駕駛能力及身心狀況。
三、交通工程改善:行人友善區、通學區應落實及防護柵、減速帶設計應法制化。
本次遊行除了主辦單位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我們也邀請到眾多交通友團、交通倡議者、醫師團體、警消團體、學生團體⋯等,從不同面向來談台灣的交通工程改善、駕訓問題及學生與長者的通行權益, 希望能透過交通3E(工程、教育、執法)提出政策改善建議,終結長期以來車本主義造成的交通地獄,共同邁向 #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
我們也邀請到在野小黨聯合發聲,支持零死亡願景與人本交通的理念,亦邀請到國會主要政黨,包含國民黨、民眾黨、民進黨代表,來簽署我們的訴求,承諾將在本會期推動相關修法。
最後,我們也邀請 交通部 長官,來現場傾聽這麼多人民的聲音,接受政策改善的建議,並且接收團體們的陳情書。
▎遊行時間:525 (日) 10:00-12:30
▎集合時間:10:00
▎集合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外 (中正區濟南路1號)
▎遊行路線:立法院外集合,遊行至交通部正門口,並在交通部集會(中正區仁愛路一段50號)
▎主辦單位: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 Taiwan Vision Zero Alliance x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
特別感謝參與團體與倡議者們:
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
▎遊行時間:525 (日) 10:00-12:30
▎集合時間:10:00
▎集合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外 (中正區濟南路1號)
▎遊行路線:立法院外集合,遊行至交通部正門口,並在交通部集會
▎主辦單位: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 Taiwan Vision Zero Alliance x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
▎我們的訴求:
一、駕駛人全面回訓:制定所有駕駛人的駕照回訓、分級、定期換照制度。
目前僅有針對記點滿6-12點的駕駛,需要1-6年不等的回訓,這麼小的回訓規模,根本無法讓危險駕駛在出重大事故前就被汰除,講習內容和量能也非常不足。我們要求透過駕駛人全面定期回訓換照的制度,確保路上的駕駛人都能有良好的駕駛能力和用路觀念,以淘汰不適任駕駛。
二、改革高齡換照制:透過具有鑑別度的檢核,檢驗駕駛能力及身心狀況。
目前的高齡換照測驗淪於形式,僅有簡易體格檢查及認知功能測驗即可換照,根本無法確認其駕駛能力,且民國31年前出生的高齡駕駛不用換照,我們要求透過具有鑑別度的檢核,嚴格檢驗其駕駛能力及身心狀況。
三、交通工程改善:行人友善區、通學區應落實及防護柵、減速帶設計應法制化。
行人友善區、行人優先區、通學區等規劃目前規劃進度仍緩慢,我們要求透過良好的設計,從路口的號誌、鋪面、實體減速裝置等,清楚地提醒駕駛,這是一個需要減速慢行的地方,讓通學巷弄車速必須降到20-30公里以下;並且,透過實體人行道、防護柵、庇護島等設計,讓事故發生時,傷害能減到最低。
這些訴求都不是我們第一次提出,從去年10月, 陳世凱 部長甫上任,聯盟就與部長當面拜會,也提出駕訓改革、高齡考照、全面回訓的建議,亦將我們研究的【交通駕訓教育:檢討駕訓、考照、回訓制度與優化對策報告】交到陳部長手中,但直至今日並未得到回應。
也在政府會議中,包括近期4/25公路局召開的駕訓改善會議,8個交通團體聯合提出【駕訓與考照制度改革建議方案】給公路局,都有詳盡地將回訓、考照、高齡講習機制撰寫在內,結果開完會仍然什麼改善都沒有。
交通部非要有重大事故才願意檢討政策,對民間交通倡議的傲慢和怠惰,讓我們感到無法接受!
這次事件交通部目前提出的改善方案,我們也認為遠遠不夠!
我們不願一再忍耐、無盡等待!
緊急號召大家再上街頭,不要再有下一個人無辜被殺死!
請大家做我們堅實的後盾,禮拜天10:00立法院外見!